孟献才、徐伟参加第8届亚洲-太平洋等离子体会议总结报告

2024-11-22 16:57:20235次

 2024年11月3日到8日,第8届亚洲-太平洋物理学会(AAPPS)等离子体会议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召开,中子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的孟献才、徐伟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分为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边界)、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芯部)、等离子体交叉领域、等离子体基本原理、基础等离子体、应用等离子体、激光等离子体、空间等离子体、宇宙天体等离子体9个板块,主要涵盖了等离子体加热与加料、边界与台基物理、等离子体诊断、燃烧等离子体、湍流与输运、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应用等领域。此次会议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孟献才、徐伟与其他国际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的科研进展,并探讨合作的相关事宜。

徐伟和孟献才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边界)分会场共同作了题为“中国EAST托卡马克硼粉注入流量实现实时壁处理效果实验研究”的邀请报告,在报告中对中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全金属壁条件下硼粉注入流量阈值实时壁处理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徐伟和孟献才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PPL资深教授Masayuki Ono探讨了硼粉注入期间硼粒子数与氘粒子数比例及其对等离子体影响;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物理研究所资深教授Chandra Prakash Dhard讨论了硼粉实时壁处理与放电前硼化镀膜壁处理之间的对比关系;与日本九州大学资深教授Kazuaki Hanada就硼粉注入位置引起边界辐射增强缓解等离子体与比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并与专家们交换了邮件联系方式,拟在未来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此外,徐伟和孟献才在会场听取了国际热核聚变ITER组织的资深教授Sun Hee Kim做的题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最新研究计划方案”的大会主旨报告,了解了ITER在最新计划中拟将第一壁铍材料更换为钨材料,实现全金属钨壁运行,拟采用放电前的硼化壁处理和放电中的硼粉实时注入技术实现高参数等离子体放电的计划;听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资深教授Rajesh Maingi做的“美国NSTX-U装置集成芯部高约束与高热流排除的方案综述”的邀请报告,了解了NSTX利用低原子序数金属锂材料控制边界粒子,已经实现了等离子体超高瞬态热流控制;听取了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资深教授Michael Faitsch做的“德国ASDEX和英国JET上无边界局域模期间准持续的粒子排除运行研究”的邀请报告,了解了国际上主流装置上实现无边界局域模运行模式并实现芯部粒子有效排除的方法。两位科研人员通过听取国内外聚变装置物理实验、工程技术的进展,对未来磁约束聚变研究的前沿发展方向有了充分的了解。

在此次出访行程中,参会人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取得了丰富的收获。中子中心保持与国际的交流与积极合作,对未来中国聚变装置全金属壁下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1PS.jpg

图片2PS1.jpg

图片3PS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