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中国物理学会2023秋季学术会议

2023-08-17 15:10:13291次

      2023年8月17日,中子中心徐伟、洪兵两位科研人员自合肥启程,于当日下午抵达银川;当日下午完成会议报到及了解会议议程及安排。至8月21日共在参会交流会5天。本次会议秋季会议旨在加强国内外物理学界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推动物理学科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会议于8月18日早上8:30分顺利召开,大会邀请了向涛院士、马余刚院士做了大会邀请报告,报告重点阐述了重离子对撞机上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和反物质原子核研究的进展。此外会议还开设了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专场报告,邀请了万宝年院士做了稳态聚变燃烧等离子体-挑战与机遇的主旨报告,万院士从JET上新一轮的氘氚实验在5秒时间内获得的59MJ聚变能源出发,阐述了托卡马克在最近20年以来在等离子体理论、模拟和控制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增强了ITER实现科学目标的信心,促进了聚变商业化应用的进展。

会议还邀请了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如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孙良亭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高电荷态ECR离子源的发展与挑战;北京大学的林晨教授做了人工智能在激光加速器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苑尧硕研究员做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快速束团融合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报告。

参加本次论坛让大家深入了解了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核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为以后投身磁约束聚变和核技术相关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参考。另外,参加本次论坛使大家能够面对面的与相关学者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极大的拓宽了个人的学术视野,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受益匪浅。

捕获.PNG